• 首頁
  • 要聞關注
  • 國際國內
  • 龍江新聞
  • 民生關注
  • 經濟農業(yè)
  • 文化旅游
  • 教育體育
  • 科技健康
  • 冰城聲音
  • 法治在線
  • 數(shù)字報刊
  • ???
  • Pусский
  • 黑龍江新聞網 >> 經濟農業(yè)
    北大荒集團:“低產田”里實現(xiàn)“高產夢”

    北大荒位于全球公認的三大肥沃黑土帶之一,正是這廣袤的沃野良田成就了“中華大糧倉”。

    然而北大荒集團也分布著不少養(yǎng)分匱乏、土壤鹽堿化、水土流失、低洼內澇等問題的地塊,這些地產出率低、投入品利用率低、勞動生產率低,被稱為“低產田”。

    多年來,為了讓“低產田”也能產出更多的糧食,北大荒人通過智慧與努力,集成了一系列科技創(chuàng)新手段,在這些被視為制約農業(yè)豐收“攔路虎”的低產田中,不斷追逐“高產夢”。

    改良土壤 固農田之本

    土壤是農業(yè)生產的基礎,土壤的質量和肥力直接影響著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。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的影響,北大荒的部分土壤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退化問題,如土壤鹽堿化、結構破壞、有機質減少等,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土壤的生產潛力。

    針對這部分低產田,北大荒集團積極與科研機構、高等院校合作,針對“變薄”“變瘦”“變硬”等各類黑土地退化疑難雜癥進行科研攻關,“對癥下藥”、改良土壤,全力保障黑土地健康。

    “旱時硬邦邦,澇時水汪汪”,這是典型的白漿土特征。位于北大荒集團紅興隆分公司的曙光農場就是典型的白漿土,土壤透水性差、根系下扎難,嚴重制約著作物產量的提升。

    今年,曙光農場坡耕地白漿土地塊的玉米每公頃產量從2021年改良前的8噸提升到了13噸,大豆每公頃產量從2.5噸提升到了3.5噸——這得益于與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(yè)生態(tài)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共建的“黑土糧倉”科技會戰(zhàn)三江示范項目。

    等高種植

    科技會戰(zhàn)團隊采取白漿土旱田障礙消減與地力提升、糞肥還田、等高種植等10余項農藝農技措施,通過“物理+化學”方法改良白漿土,使白漿土有效耕層擴容到30厘米,作物產量提高10%,實現(xiàn)了地力與產量雙提升。

    對于農作物來講,比白漿土耕地更難以生存的環(huán)境是鹽堿地,鹽堿地也常被視為“不毛之地”。而今年,在北大荒集團哈爾濱有限公司的四方山農場,鹽堿地里卻種出了高產的玉米。

    “686.9公斤!鹽堿地種植的玉米能達到這樣的畝產量,太振奮人心了?!彼姆缴睫r場黨委副書記、總經理孫慶昌得知秋收測產結果,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

    今年,省農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副研究員郝玉波帶領他的團隊,運用秸稈顆?;弑读窟€田、秸稈腐解肥改土和泥壤生態(tài)微生物肥改土三項技術,在農場改良了100余畝鹽堿玉米田。經過實驗對比,與常規(guī)模式種植的玉米畝產633.4公斤相比,三種技術分別實現(xiàn)增產6.11%、8.45%和7.17%,這一數(shù)據(jù)讓種植戶看到了高產的希望。

    四方山農場90%以上的耕地是典型的鹽堿地,對種植作物形成了嚴重制約。近兩年,通過與省農科院合作,在鹽堿地種植玉米、水稻、大豆、飼草等,都取得了較好的產量表現(xiàn),蹚出了一條改良鹽堿地的路子,對未來將產生不可估量的經濟和生態(tài)效益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交上了一份“鹽堿地改良答卷”。

    改造侵蝕溝

    保衛(wèi)黑土 護豐收之基

    “捏把黑土冒油花,插雙筷子也發(fā)芽?!北贝蠡姆饰值暮谕恋貫檗r作物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土壤環(huán)境,也是北大荒集團連年糧食豐產豐收的基礎。

    然而,近年來,東北黑土區(qū)坡耕地水土流失嚴重,侵蝕溝、“魚眼泡”、“三跑田”陸續(xù)出現(xiàn),導致農田產出率低、勞動生產率低,嚴重威脅國家糧食安全與區(qū)域生態(tài)安全。面對這一實際,北大荒集團積極打響了黑土地“保衛(wèi)戰(zhàn)”。

    幾年前,五九七農場的坡耕地里還不時可見大小深淺不同的溝壑,這種侵蝕溝將土地“化整為零”,給機械化作業(yè)帶來很大困難,糧食產量也難以提升。

    近年來,農場在北大荒集團的引導下,根據(jù)各侵蝕溝類型特點,通過布設石籠護砌、石籠谷坊、柳編護溝和秸稈填溝等方式進行施工,并結合溝頭防護、水保耕作、間隔攔截和表層覆土等技術措施,讓一條條侵蝕溝得到有效修復和治理。截至目前,農場已治理侵蝕溝7.87千米,可保護耕地面積2.94萬畝,每年可減少土壤侵蝕量1.9萬噸,控制水土流失面積可達5670畝。

    種植戶謝印國望著已被填平的侵蝕溝回憶說:“有一次大雨過后,我家玉米沖丟了好幾壟,太心疼了!今后就不用擔心了。”

    如今在北大荒,黑土地上的“瘡疤”越來越少,取而代之的是農田林網和盎然生機。

    號稱“天下第一場”的友誼農場,11萬公頃的耕地中有12萬畝坡耕地,水土流失、養(yǎng)分失衡嚴重,產量又低,種植戶們唯恐避之不及?,F(xiàn)在,這些“廢棄地”卻變成了“香餑餑”,大家爭著承包。

    原來,友誼農場也是“黑土糧倉”科技會戰(zhàn)三江示范項目的合作單位之一,項目專家團隊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保護性耕作措施,在坡耕地上建成澇能排、旱能蓄、固土保肥的黑土地“海綿農田”樣板,過去“跑水、跑肥、跑土”的“三跑田”變成了保水、保土、保肥的“三保田”,實現(xiàn)了小流域尺度水蝕退化阻控、低洼內澇消減、綜合地力與產能提升。

    承包了160多畝坡耕地的種植戶于殿東就是受益者之一,他告訴記者,原先種玉米每畝地能打600公斤左右,現(xiàn)在能達到900公斤。

    目前,“黑土糧倉”科技會戰(zhàn)三江示范區(qū)團隊與北大荒集團合作提出的“海綿農田”理念和系統(tǒng)解決方案已推廣至北大荒集團友誼農場、曙光農場、北興農場等9個農場,為其帶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%、糧食增產5%至22%、水土流失減少70%的綜合效益。

    鋪設滴灌設備

    雙輪驅動 提單產之力

    在“低產田”里求高產,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是關鍵。

    北大荒集團依托“地”“技”雙輪驅動,充分挖掘低產田生產潛力,大力提升低產田作業(yè)效率,如今,低產田質量總體進入持續(xù)改善、穩(wěn)中有升階段,為提高糧食產能打下了基礎。

    位于松嫩平原西部風沙干旱地區(qū)的泰來農場,春旱和伏旱像兩座大山,牢牢堵塞了糧食單產提升之路。2021年以來,他們卻通過試驗示范玉米無膜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精準灌溉技術,走出了一條“旱地突圍”之路。

    “過去,我們采用傳統(tǒng)的灌溉和施肥方式,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和肥料,作物的吸收效果也不好?!鞭r技人員劉巖峰說,“自從我們用上了水肥一體化技術,節(jié)水率、節(jié)肥率各提高了20%,畝增效180元~200元。特別是今年,農場與農墾科學院合作建設的滴灌玉米高產攻關試驗田,成功實現(xiàn)折合標準水‘噸糧田’(畝產1153.9公斤)目標?!?/p>

    水肥一體化技術大大提高了干旱地區(qū)作物的產量和品質,在北大荒集團西部旱作農場開始推廣,為黑土地保護再加一道“鎖”。2024年,齊齊哈爾分公司泰來、查哈陽、繁榮等農場的7個玉米高產創(chuàng)建田實收畝產均達1噸,多個農場大豆高產地塊畝產超過300公斤。

    田成方、渠成網、路相通、溝相連、旱能灌、澇能排……很難想象,這樣一大片的高標準格田的前身,竟是一處處高低不平、有坑有洼的小池子。

    近年來,勝利農場積極推進高標準格田改造項目,通過項目建設,農場把影響農田耕作的渠埂、高崗、低洼等障礙因素進行規(guī)劃改良,對農田進行縮埂增田、擴邊整形、格田擴大,形成了“中間路、兩邊田、四周渠”的科學布局,確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充分利用。目前,全場已有高標準農田20余萬畝。

    “格田改造后的地塊平整度和土地利用率得到提升,增加了4%的種植面積,畝增產約30公斤。”勝利農場黨委副書記、總經理王勤玉介紹,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北大荒集團大力推廣的一項農業(yè)技術,近年來,北大荒集團在水田格田化改造上下功夫,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918萬畝。

    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,隨著科技力量的不斷釋放,北大荒人在低產田里實現(xiàn)了高產夢。這個秋天,北大荒不僅收獲了稻谷滿倉,更收獲了糧食產能提升的新希望。

    文/楊爽 記者 劉暢 攝/張奧宇 吳倩倩 李士會 周立軍 張秋陽 王志弘 記者 劉暢

    掃碼二維碼分享到手機
  • 版權所有黑龍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 黑ICP備11001326-2號,未經允許不得鏡像、復制、下載
  • 黑龍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地址: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(qū)地段街1號
  • 許可證編號:23120170002 黑網公安備 23010202010023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