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
  • 要聞關注
  • 國際國內
  • 龍江新聞
  • 民生關注
  • 經濟農業(yè)
  • 文化旅游
  • 教育體育
  • 科技健康
  • 冰城聲音
  • 法治在線
  • 數字報刊
  • ???
  • Pусский
  • 黑龍江新聞網 >> 經濟農業(yè)
    走近“寒地龍果”藍靛果
    從山林野果到“漿果之王”

    藍靛果鮮果。

    藍靛果。

    藍靛果種植基地。

    □文/攝 本報記者 唐海兵

    6月末,藍靛果迎來豐收季。走進哈爾濱森莓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藍靛果種植基地,成熟的藍靛果掛滿枝頭,采摘工們正小心翼翼地將果實收入籃筐。

    藍靛果,憑借極高的營養(yǎng)價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,被譽為“第三代小漿果之王”。多年來,黑龍江從科研育種到規(guī)模種植,從鮮果銷售到精深加工,已形成完整的產業(yè)鏈,不僅豐富了國人的“果籃子”,更為全省鄉(xiāng)村振興、林下經濟發(fā)展注入強勁動力。

    從野生資源到“漿果之王”的華麗蛻變

    “藍靛果是黑龍江土生土長的品種資源,在小興安嶺地區(qū)人們叫它山茄子,大興安嶺地區(qū)叫它羊奶子。其富含多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,尤其花青素含量極為豐富,約為藍莓的10倍,具有很高的營養(yǎng)、醫(yī)療保健價值。”黑龍江省寒地漿果產業(yè)技術體系首席專家、國家葡萄(藍莓、藍靛果)產業(yè)技術體系藍靛果哈爾濱試驗站站長霍俊偉介紹。作為我國藍靛果育種研究的開創(chuàng)者,霍俊偉帶領團隊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藍靛果種質資源圃。

    “我們從1999年開始研究藍靛果,現在主推品種有3個——‘蓓蕾’‘藍精靈’和‘烏藍’?!被艨ソ榻B,第一代品種“蓓蕾”于2011年育成,是全國首個通過省級審定的藍靛果品種,豐產、不落果,但口感略帶苦味,所以大多用于加工。面向鮮食市場的第二代品種“藍精靈”和“烏藍”則實現了口感與營養(yǎng)的雙重突破——果實長度可達4厘米,無苦澀味,花青素含量極高。其中,“藍精靈”已成為市場寵兒,開啟了藍靛果鮮食市場的新紀元。

    科技的力量不僅體現在品種改良上。長期以來,藍靛果因果皮薄、易破碎,一直依賴人工采摘,采收效率低下?!斑^去加工原料采收全靠人工,一棵樹需要10分鐘才能摘完,成本極高。”霍俊偉拿著手中的便攜式采收機械向記者介紹,手持采收機僅需1分鐘即可完成單棵果樹的采收,極大提高了采收效率,而大型采收機樣機也已進入田間測試階段,不久即可投入使用。這也是國家“十四五”重點研發(fā)項目“寒地特色果樹產業(yè)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”工作取得的成果。

    “藍靛果在pH值6.2的微酸性土壤生長最佳,但實驗證明,pH值為9的堿性土壤它也能存活?!被艨娬{,除澇洼地外,黑龍江90%的耕地和林區(qū)都適合種植藍靛果。目前,我省藍靛果種植面積近10萬畝,占全國90%以上,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藍靛果栽培區(qū)。

    “健康珍品”的百億級產業(yè)空間正在打開

    走進藍靛果加工車間,清洗、破碎、榨汁的流水線高速運轉,空氣中彌漫著藍靛果特有的酸甜香氣。在產品展示區(qū),藍靛果原漿、果醬、口服液等系列產品琳瑯滿目。

    “藍靛果原漿深受中老年人群喜愛,果醬則成為母嬰市場的爆款,而花青素提取物更是高端保健品的核心原料。”哈爾濱森莓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云麗介紹,從2007年發(fā)展藍靛果產業(yè)至今,企業(yè)已構建起覆蓋種植、加工、銷售的完整產業(yè)鏈。

    “我們與高校合作研發(fā)的低溫萃取技術,可保留98%的活性成分?!备咴汽惤榻B,除現有產品外,企業(yè)已完成藍靛果啤酒、花青素飲用水的配方研發(fā),正在對接醫(yī)藥企業(yè)開發(fā)護眼類功能性食品。

    “我們今年在藍靛果鮮果市場也實現了重大突破。首先是與果果家達成合作,目前藍靛果鮮果已在果果家240家門店銷售。我們還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盒馬鮮生簽訂了供貨合同,首批藍靛果鮮果已成功進駐北京市場,下一步將走進上海?!备咴汽惛嬖V記者,經過市場調研,消費者對于藍靛果的認可度非常高,目前企業(yè)正擴建凍干車間,計劃推出凍干鮮果產品,解決鮮果儲運難題。

    “我公司還與一家外資企業(yè)簽訂了供貨合同,年供貨量可達700噸,可以說是有果不愁賣!經過多年的發(fā)展,讓我對藍靛果產業(yè)充滿了信心!”高云麗高興地表示。

   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2024年12月底,國內一家水企選用藍靛果作為核心原料推出一款飲品,并打出了“北國的神奇漿果”“東北的隱藏寶藏”的宣傳標語。在更早些時候的國外市場,可口可樂風味水系列中也出現了藍靛果口味,種種案例足以看出未來藍靛果產業(yè)廣闊的發(fā)展前景。

    政企農林協同發(fā)力 繪就發(fā)展新圖景

    在“藍靛果之鄉(xiāng)”七臺河市勃利縣,也迎來了藍靛果豐收季。勃利縣地處長白山張廣才嶺和完達山余脈,三面環(huán)山、氣候濕潤,分布著全國80%的野生藍靛果資源。2013年“勃利藍靛果”正式通過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。據介紹,勃利縣建成了全球最大藍靛果種質資源庫,野生保護區(qū)達7500畝,人工種植面積突破1.83萬畝。2024年,全縣藍靛果產業(yè)綜合產值達3.5億元,初級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42%,深加工開發(fā)的果酒、保健品等20余種衍生產品遠銷日韓市場。

    霍俊偉對藍靛果產業(yè)的強林富民之路充滿信心,“通過‘科研團隊+企業(yè)+農戶/林場’的合作模式,將帶動大批農民和林場職工增收致富?!?/p>

    “我們可以提供優(yōu)良種苗、種植技術,簽訂保底收購合同,確保果農們種得出、賣得掉!”高云麗介紹,森莓園推出的“庭院經濟”模式已在哈爾濱周邊地區(qū)進行推廣,農戶利用房前屋后種植百株藍靛果,年均增收超萬元。而在林區(qū),企業(yè)與林場合作開發(fā)的林下藍靛果種植帶,每畝地可為林場職工增收3000余元。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自我省大力發(fā)展林下經濟以來,藍靛果已明確列入黑龍江森林食物“九珍十八品”目錄,隨著區(qū)域品牌的不斷推廣,黑龍江藍靛果產品的知名度和銷售量均有大幅度提升。

    從大興安嶺的野生植株到標準化種植基地,從傳統(tǒng)加工到功能性食品研發(fā),黑龍江藍靛果產業(yè)的崛起,既是一段科技賦能的創(chuàng)新史,也是一曲生態(tài)與經濟共生的協奏曲。

    站在新的歷史節(jié)點,黑龍江藍靛果產業(yè)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(fā)展機遇?;艨ケ硎?,隨著“寒地龍果”概念的提出,藍靛果有望成為代表黑龍江的又一嶄新綠色名片,將在世界健康食品舞臺上大放光彩。

    掃碼二維碼分享到手機
  • 版權所有黑龍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 黑ICP備11001326-2號,未經允許不得鏡像、復制、下載
  • 黑龍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地址: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(qū)地段街1號
  • 許可證編號:23120170002 黑網公安備 23010202010023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