換裝場內(nèi)進行換裝作業(yè)。吳語南攝
□本報記者 王迪
同江鐵路口岸換裝場,陽光灑在鐵軌上,龍門吊機高聳林立。電動起重機司機趙樹青一邊盯著龍門吊內(nèi)的監(jiān)視器,一邊壓下操作手柄,穩(wěn)穩(wěn)地將進口無煙煤送入換裝貨車,今年以來,趙樹青已經(jīng)換裝了9萬多噸進出口貨物。
2023年7月,同江鐵路口岸開行首趟去程中歐班列,同年10月實現(xiàn)班列雙向貫通。目前,口岸過貨量已經(jīng)突破1000萬噸,累計開行中歐班列320列。隨著過貨量的增加,同江鐵路口岸持續(xù)加大設備“硬實力”和服務“軟實力”投入,成為我國進出口貿(mào)易增長最為迅猛的口岸之一。作為中歐班列“東通道”的重要組成部分,同江鐵路口岸的蓬勃發(fā)展背后,離不開像趙樹青這樣的鐵路工作者的辛勤付出。近日,記者深入同江鐵路口岸各個崗位,感受鐵路工作者們的日常。
登上近20米高的龍門吊,操縱鋼絲繩吊著的抓斗,感覺就像“抓娃娃”,抓斗晃悠悠地懸在鋼絲繩下面總是那么“調(diào)皮”。但在趙樹青手中,每一次操作都精準且快速。這樣的熟練手法,可不是輕易練就的。2022年初剛到換裝場時,趙樹青面對全新的機具和繁多的吊運貨品種類,深知挑戰(zhàn)重重。
“同江北站吊機抓斗的開合角度、時間都需要重新摸索,當時幾乎全天泡在吊車內(nèi),反復鉆研抓斗開合時機、精細調(diào)整抓斗升降速度。也是無數(shù)個日夜,才在實踐中不斷總結,將每個操作動作練成了精準的肌肉記憶?!壁w樹青感慨地說。
如今,趙樹青每天吊運各類貨物1000噸以上,還帶出了不少徒弟,毫無保留地將這手“抓娃娃”的絕活傳授給他們。同江北站的換裝龍門吊也從建站初期的十幾臺,增加到25臺,更換了大體積開合速度高的抓斗,龍門吊司機從13人增加至60多人,單車換裝時間從2個多小時降至不足25分鐘,換裝效率實現(xiàn)倍增。
在口岸站的另一處,助理工程師劉東明正圍著設備忙碌著,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機具“保健醫(yī)”。自2022年同江口岸開通,劉東明就肩負起了換裝設備的保養(yǎng)維護工作。為了保障設備正常運行,劉東明整天圍著設備研究。三年來,他完成大大小小的設備技術改造二十多項。他練就了“火眼金睛”和“順風耳”,有時從龍門吊下面經(jīng)過,就能聽出減速機異樣,及時排除故障。
中歐班列從國內(nèi)多個省份出發(fā),一路向東,沿途更換不同司機,最終由同江北站出境。列車抵達同江北站后,由于中俄軌距不同,進出口貨物還需要在同江北站進行換裝作業(yè)。
“推進、推進?!彪S著調(diào)車燈顯信號發(fā)出,寬軌調(diào)車機司機王炎駕駛列車緩緩駛入換裝場。隨著運量逐漸提升,為了保證貨物第一時間通過口岸,王炎和其他司機每天要在4公里的寬軌場往返40趟?!拔覀儾幌窀删€列車那樣馳騁在田野,為了保證安全最高才能走行40公里每小時,就像搭積木一樣,一輛一輛把列車拼好?!蓖\嚂r王炎一邊檢查機車狀態(tài)一邊介紹。
寬軌調(diào)車機的乘務員平均年齡只有26歲,雖然年輕,但口岸開通的三年時間里,他們都鍛煉成了全能高手??诎度粘W鳂I(yè)繁忙,寬軌調(diào)車機幾乎沒有休息時間,為了保證口岸運輸24小時不中斷,這群小伙子除了駕駛機車,還要定期對全車每一個部件進行保潔、檢查。有時遇到一些小問題,他們也都自己動手解決維修,保證機車隨時都在最佳狀態(tài)。
近年來,為方便企業(yè)辦理,貨運部門大力推進“數(shù)字口岸系統(tǒng)”的應用,企業(yè)只需要在系統(tǒng)中提報申請,即可直接前往車站領取貨運票據(jù),實現(xiàn)了海關和鐵路、貨運公司數(shù)據(jù)共享,通關時間由半天左右縮短到30分鐘以內(nèi),最快只需要幾分鐘,這些措施不僅方便了貨主,還減少了換裝重車在站內(nèi)的滯留時間。
目前,佳同鐵路改造工程正緊鑼密鼓推進,此次改造將新建7座車站,并對原有17座車站進行到發(fā)線延長等技術改造施工??⒐ず螅笨诎哆^貨能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。